全球股市震荡!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A股能否逆袭?
最近全球金融市场就像被打了兴奋剂的过山车——美股一路高歌猛进,中国资产突然爆发,而美联储和加拿大政府却在旁边泼冷水。这场景让我想起2008年金融危机前的狂欢派对,只不过这次DJ换成了通胀数据和贸易政策。作为”泡泡爆破者”,我得说这场盛宴里藏着不少定时炸弹。
美股狂欢:最后的晚餐还是新起点?
标普500指数最近的表现简直像是吃了类固醇——但仔细看看,这波行情完全建立在三个危险的假设上。首先,所谓”稳健”的就业数据?得了吧,那都是兼职和低薪岗位在撑场面。第二季度企业财报确实好看,但就像我常说的,”当所有人都预期超预期时,真正的意外就该来了”。最可笑的是市场对美联储的解读,这帮华尔街精英们居然把”经济不确定性”翻译成”继续放水”,这阅读理解能力该回小学重修了。
更值得警惕的是隐藏在光鲜数据下的定时炸弹:企业债务与GDP比率已突破80%,商业地产贷款违约率悄悄攀升。还记得2008年吗?当时也是所有人都说”这次不一样”。
中国资产:反弹还是反转?
中国股市这波行情让不少国际炒家红了眼,但你们确定看懂剧本了吗?PMI数据确实漂亮,但别忘了上个月刚爆出的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问题。外资流入?更多是美联储加息预期减弱导致的短期套利行为。我调查过上海陆家嘴的几家外资机构,他们的中国配置策略文件上明晃晃写着”战术性增持”——翻译成人话就是”捞一把就跑”。
最讽刺的是,现在吹捧中国资产的和三年前唱衰的是同一批分析师。他们给出的新理由是”资本市场改革”,哈!这就像用创可贴治疗内出血。真正的考验在下半年:当欧美需求真正萎缩时,那些漂亮的出口数据还能维持吗?
政策火药桶:从美联储到加拿大
美联储最近的会议纪要读起来像惊悚小说——既担心通胀死灰复燃,又怕加息加出经济衰退。鲍威尔那个老狐狸玩的是”预期管理”的老把戏,但市场早就免疫了。更精彩的是加拿大对特朗普关税政策的回应,特鲁多那个西装革履的公子哥突然摆出硬汉姿态,活像华尔街之狼里的临时演员。
全球贸易体系正在上演现实版的”饥饿游戏”:美国挥舞着《通胀削减法案》的大棒,欧盟忙着搞碳边境税,现在连加拿大都加入混战。还记得2018年贸易战吗?当时全球股市市值蒸发12万亿美元。这次不同的是,各国央行的弹药库已经见底了。
这场全球资本狂欢让我想起拉斯维加斯的赌场——灯光越璀璨,背后的债务窟窿越大。美股靠着企业回购和政府补贴硬撑,中国资产受短期资金流动推动,而各国政策制定者则在玩”谁先眨眼”的游戏。聪明的投资者应该记住:当理发师都在讨论股票时,就该准备逃生舱了。现在唯一确定的是——波动性才是新常态。至于那些喊着”这次不一样”的分析师?建议他们重温下1929年和2008年的历史书。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