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工业梦碎?美国制造业复兴沦为噩梦
哟,各位泡沫观察家们,今天咱们来聊聊特朗普那个号称要”让美国再次伟大”的工业复兴计划。没门!这简直就是21世纪最大的经济泡沫之一,让我这个”泡泡爆破者”来给你们好好分析分析。
还记得2016年那个让蓝领工人热血沸腾的竞选口号吗?”把工作带回美国”听起来多美好啊,就像房地产经纪人吹嘘的”稳赚不赔”的投资项目一样诱人。但四年过去了,这个美梦正在变成一场经济噩梦,就像2008年那些次级贷款一样,表面光鲜,内里全是泡沫。
首先让我们看看这个关税政策的泡沫有多大。特朗普政府以为加征关税就能让企业乖乖把生产线搬回美国?拜托,这就像试图用吸管喝干太平洋一样不切实际。就拿iPhone来说,加征54%关税后会发生什么?不是生产线搬回美国,而是价格标签上的数字像气球一样膨胀——从400美元飙到616美元。猜猜谁来买单?不是库克那个亿万富翁,而是普通美国消费者。这就像房地产泡沫时期,银行家们赚得盆满钵满,最后却是普通房主失去家园。
更可笑的是,即便加了这么高的关税,在美国生产iPhone的成本还是比在中国生产加上关税后的总成本还高。这就好比你在清仓区看到一双标价50美元的鞋,结果发现原价才30美元——所谓的”优惠”根本就是个笑话。企业们精明着呢,他们宁可把关税成本转嫁给消费者,也不会傻到把工厂搬回来。莫尔森·哈特这些制造业老手早就看穿了这个把戏,可惜政客们还在自欺欺人。
接下来我们聊聊供应链这个更大的泡沫。现代制造业就像精心调制的鸡尾酒,少了任何一种配料都会变味。iPhone的屏幕来自韩国,芯片来自台湾,其他零件来自中国,组装在中国完成——这套系统经过几十年磨合,效率高得惊人。特朗普政府却想在一届任期内重建整个供应链?这比让一个戒酒十年的酒保突然调出完美马提尼还不现实。
美国现在就像一家关张多年的老店,突然说要重新开张,却发现供应商都跑光了,食谱也丢了。即使个别企业把部分生产环节搬回来,还得从亚洲进口大量零部件。这就像宣称要”振兴本地经济”,结果发现连咖啡豆都要进口——根本就是自欺欺人。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的张耀研究员说得对,历史上从没有一个国家在放弃完整工业体系后能成功重建的。这就像试图把打碎的鸡蛋重新拼回蛋壳里——纯粹是浪费时间。
更糟的是政策的不稳定性。特朗普政府的贸易政策变得比加密货币还快,企业根本没法做长期规划。这就好比你在买房时,贷款利率每小时都在变——谁敢在这种环境下做重大投资?这种不确定性本身就是对制造业最大的毒药。
最后说说劳动力市场这个终极泡沫。美国现在就像一家米其林餐厅,却找不到会做饭的厨师。经过几十年的”金融化”狂欢,美国社会已经形成了对”轻松钱”的迷恋文化。年轻人都想当华尔街之狼,谁还愿意去工厂当蓝领?数据显示,尽管从奥巴马时期就开始喊制造业复兴,但制造业占GDP比重才回升不到2个百分点。余南平教授估计美国存在百万级别的技术工人缺口——这可不是靠几场竞选演讲就能填补的。
工资预期也是个大笑话。美国工人要求发展中国家三倍的工资,效率却不见得更高。这就好比你去买鞋,发现标价是300美元,结果发现和30美元的清仓货质量差不多——谁会当这个冤大头?”美国制造”在国际市场上根本没有价格竞争力,所谓的”制造业回流”纯粹是政治幻想。
综合来看,特朗普的工业复兴计划就是个充满泡沫的空中楼阁。关税推高了物价却没能带回工作,供应链重建比登天还难,劳动力市场的问题更是积重难返。历史告诉我们,工业化进程就像青春一样,一旦失去就再也回不来了。除非美国人愿意接受生活水平大幅下降,否则这个”让美国再次伟大”的梦想终将破灭。
砰!又一个经济泡沫被戳破了。不过说真的,要是他们开始清仓甩卖那些关税商品,我说不定会去淘淘宝——毕竟连泡泡爆破者也知道什么时候该捡便宜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