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专家:美国这项排名全球倒数

近年来,国际多边合作体系面临严峻挑战,其中美国的单边主义倾向尤为突出。2025年4月23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可持续发展中心主任、经济学家杰弗里·萨克斯援引联合国最新发布的“各国对联合国多边主义支持指数”指出,美国在该指数中排名垫底,成为联合国体系中最不支持多边主义的国家。这一结果不仅反映了美国外交政策的重大转向,更揭示了当前全球治理体系的深层矛盾。本文将从政策表现、全球影响及未来风险三个维度展开分析,探讨美国单边主义对国际秩序的冲击。

美国单边主义的具体表现

萨克斯的研究显示,美国的单边主义行为已形成系统性模式。在政策层面,美国政府近年来频繁退出国际协议,包括《巴黎气候协定》《伊朗核协议》等关键框架,并多次在联合国大会投票中孤立于国际共识之外。例如,2024年美国单方面对多个发展中国家实施贸易制裁,直接违反世界贸易组织规则。此外,美国持续拖欠联合国会费,2025年欠款已超过10亿美元,严重削弱了联合国的正常运作能力。这些行动与多边主义的核心原则——通过协商与合作解决全球问题——形成鲜明对立。

对全球治理体系的连锁反应

美国的单边政策正在产生广泛的负面外溢效应。首先,国际贸易体系遭受重创。世界银行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贸易增长率因美国单边关税下降1.2%,导致发展中国家损失约800亿美元出口收入。其次,安全领域出现恶性循环:美国退出《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后,全球核弹头数量在2025年首次出现增长,军备竞赛风险加剧。更深远的影响体现在气候合作领域。由于美国拒绝履行气候融资承诺,联合国绿色气候基金缺口扩大至每年400亿美元,直接延缓了发展中国家减排进程。这些案例表明,单边主义正在解构二战后建立的国际合作网络。

国际社会的应对与未来挑战

面对这一趋势,萨克斯等专家提出警示:若单边主义持续蔓延,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可能彻底重构。目前,欧盟与中国已牵头成立“多边主义紧急对话机制”,2025年已有137个国家签署联合声明,承诺维护联合国核心地位。然而,结构性难题依然存在:美国在安理会的一票否决权使其能单方面阻挠重大决议,而美元霸权地位则为单边制裁提供了工具。未来,国际社会需探索改革方案,例如扩大G20决策权重、建立替代性争端解决机制等。历史经验表明,1930年代的单边主义曾导致全球经济崩溃和战争——这一教训在当前形势下显得尤为紧迫。
当前国际体系正站在十字路口。美国的单边行为不仅降低了其国际信誉,更动摇了全球治理的根基。从贸易规则瓦解到气候合作受阻,这些后果已远超单一国家范畴,成为全人类共同面临的系统性风险。尽管国际社会开始构建新的合作框架,但改革联合国机制、平衡大国权力等深层问题仍需突破。正如萨克斯所言,维护多边主义不仅是理念之争,更是对人类集体生存智慧的考验。未来十年,能否重建有效的国际合作模式,将决定我们能否应对气候变化、核扩散等攸关人类命运的挑战。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