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衰退信号:美股美债油价失灵?
近年来,全球经济格局动荡加剧,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经济体,其经济健康状况备受关注。尽管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加息周期接近尾声,但关于美国经济是否即将陷入衰退的讨论却日益升温。当前市场对美国经济衰退风险的定价似乎并未充分反映潜在风险,这种判断主要基于资产价格调整幅度不足、政策与数据的关键影响以及结构性风险与市场分歧三个维度。
资产价格调整尚未达到历史衰退水平
从历史经验来看,经济衰退往往伴随着显著的资产价格调整,但当前市场的反应却显得相对温和。以股市为例,标普500指数自2月高点累计下跌13.9%,最大跌幅为18.9%,但与历史衰退期的平均跌幅相比仍显不足。例如,2022年股市跌幅超过25%,2018年跌幅达19.8%。德银分析指出,当前股市回调深度尚未达到典型衰退水平,表明市场对经济衰退的预期并不强烈。
债券市场和商品市场的表现也印证了这一观点。尽管美国国债收益率曲线趋陡、信用利差扩大,且油价出现下跌(如4月10日纽约原油期货单日跌幅达3.66%),但这些调整幅度与历史衰退期相比仍显不足。油价长期趋势尚未形成持续性下跌,而债券市场的波动更多反映短期政策冲击,而非对长期衰退的定价。
政策与数据的滞后效应可能引发市场重估
政策变动和经济数据的滞后效应是另一个值得关注的风险点。美国前财长耶伦近期警告称,加征关税可能导致美国家庭年支出增加近4000美元,这将进一步加剧经济不确定性。4月10日,美股三大股指跌幅均超过2.5%,显示政策引发的市场波动正在上升,但市场仍未完全定价经济衰退的可能性。
此外,未来公布的非农就业等关键经济数据可能成为市场重新评估衰退风险的催化剂。当前资产价格的波动更多反映短期政策冲击,而非对长期经济收缩的预期。如果后续数据证实美国经济确实进入收缩周期,市场可能会迅速调整定价,导致更大幅度的资产价格修正。
结构性风险与市场分歧加剧不确定性
除了传统经济指标外,结构性风险和市场分歧也在增加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中金公司提到,近期美国股市、债市和外汇市场同步下跌(即“三杀”现象)可能反映市场正在定价滞胀风险(经济停滞与通胀并存),而非单纯的经济衰退。自1971年以来,这种“三杀”现象仅出现过7次,表明当前经济环境异常复杂。
与此同时,欧元区经济的相对稳定削弱了美元的避险需求,导致美元指数在4月10日单日下跌1.99%。这种分化可能进一步加剧美国资产的波动性,使市场对经济衰退的定价更加困难。投资者需要警惕这种结构性风险可能带来的连锁反应。
综上所述,当前市场对美国经济衰退的定价仍不充分,资产价格调整尚未达到历史衰退期的典型水平。政策变动、经济数据滞后效应以及结构性风险都可能成为未来市场重估衰退风险的触发因素。投资者需密切关注政策走向和经济数据,警惕潜在的市场修正风险。在复杂的经济环境下,保持审慎和灵活的投资策略显得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