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时代:未来已来

哟,又一个泡沫等着被戳破?加州超越日本的经济奇迹背后藏着什么猫腻?

没门,这可不是什么简单的经济超越故事。让我们掀开这块华丽的遮羞布,看看这个所谓的”全球第四大经济体”到底是怎么回事。

硅谷泡沫:科技巨头的数字游戏

砰!让我们先炸开这个最明显的泡沫。加州的GDP数据看起来光鲜亮丽?得了吧,这全靠那几个科技巨头在撑场面。苹果、谷歌、Meta——这些公司确实创造了惊人的市值,但让我们看看实质:
– 2024年科技股占标普500市值的40%,而加州正是最大受益者
– 硅谷的平均房价是日本东京的3倍,这算哪门子经济健康?
– 科技行业裁员潮下,加州失业率依然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创新生态系统”?更像是”财富集中器”。沙丘路的VC们把钱都砸在能快速退出的项目上,谁还关心实体经济发展?这让我想起2008年次贷危机前华尔街的那套把戏——只不过这次包装得更时髦罢了。

人口红利还是债务陷阱?

加州4000万人口创造的价值超过1.25亿人口的日本?听起来很美好,但让我们看看代价是什么:
– 州政府债务高达3000亿美元,人均负债全美最高
– 无家可归者人数突破17万,创历史新高
– 科技移民H1B签证的临时工制度,本质上就是现代版契约劳工
那些吹捧”年轻人口结构”的人可曾想过:当这些科技新贵们买不起房、付不起医保时,所谓的”人口红利”还能持续多久?日本至少还有个全民医保体系,加州呢?靠那些科技公司的免费午餐?

美元霸权下的统计幻觉

哈!这个最讽刺。美联储疯狂加息导致美元走强,用美元计价的GDP自然水涨船高。但让我们看看购买力平价(PPP)下的真实情况:
– 按PPP计算,日本实际经济规模比名义GDP高出约25%
– 加州生活成本比全美平均水平高50%,实际购买力大打折扣
– 科技公司海外利润回流制造的GDP增长,对本地经济贡献有限
这就像用膨胀的货币给气球打气——看起来很大,但一戳就破。我在房地产泡沫时期见过太多这种把戏了。
砰!所以真相是什么?加州超越日本更像是一场精心设计的数字魔术,而不是真正的经济奇迹。当科技泡沫最终破裂时(相信我,这只是时间问题),我们会发现皇帝其实没穿衣服。
不过说真的…要是有天特斯拉股票崩盘导致湾区房价下跌,我倒是很乐意去捡个便宜公寓。毕竟连泡沫终结者也需要个住的地方,对吧?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