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狂潮再起 科技股領漲納指飆2.74%
喲,又來了一場華爾街的煙火秀?沒門,這不過是泡沫爆破前的閃光彈罷了。納斯達克單日暴漲2.74%?科技股領漲?讓咱們把這層糖衣剝開,看看底下是不是藏著一坨過期的人工智能糖果。
—
科技股的「財報魔術秀」
那些亮眼的企業財報,根本是華爾街最擅長的障眼法:
– 微軟、蘋果的「穩健增長」? 拜託,這些數字是裁員砍成本砍出來的,營收增速早就像洩氣的氣球(微軟Azure增長從35%掉到26%,有人注意到嗎?)。
– AI狂熱? 英偉達的晶片訂單堆得比布魯克林二手店的庫存還高,但客戶們真的付得起帳單?看看那些燒錢的AI新創——他們連伺服器的電費都快繳不起了。
– 聯準會放鴿? 市場把「可能降息」當春藥嗑,但鮑爾手裡握的是釘槍不是糖果(最新核心PCE 2.8%!通脹幽靈還在後院開派對呢)。
這就像用泡泡糖黏合的積木塔,底下全是嚼爛的預期管理口香糖。
—
市場情緒?那叫「FOMO癲癇症」
所謂的「資金回流風險資產」,根本是羊群效應的華爾街限定版:
– 軟著陸幻想:就業數據強勁?那是打三份零工的「拼貼經濟」,消費者信心指數調查的都是還沒被裁的科技新貴。
– 債市逃難潮:10年期美債收益率像跳樓大拍賣,但衝進科技股的資金和2021年比簡直像用滴管灌泳池(機構持倉比例仍低於泡沫時期15%)。
– 國際熱錢:日圓套利交易拆倉的火苗,遲早燒回美股這座紙牌屋。
看看特斯拉股價怎麼在財報後一小時內表演「雲霄飛車」——這哪是投資?根本是賭場裡的醉漢在押輪盤。
—
未來的引信正在嘶嘶作響
三個定時炸彈滴答作響:
—
砰! 現在你聞到了嗎?那是過熱的伺服器晶片和焦慮的對沖基金經理混雜的味道。這波反彈與2000年網科泡沫破裂前最後的狂歡像得可怕——差別只在於現在的AI獨角獸們連盈利路線圖都懶得畫了。
(順帶一提,我昨天確實去TJ Maxx掃了雙半價的Allbirds——泡沫爆破者的鞋櫃,總得留點彈性空間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