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股領軍!那指飆1.26% 輝達暴漲4.3%
喲,又來了——科技股這波漲勢簡直像夜店裡喝嗨的矽谷工程師,臉不紅氣不喘地衝著歷史新高喊「再來一杯!」那斯達克單日蹦跳1.26%,輝達像嗑了AI牌能量飲飆漲4.3%,連台積電ADR都跟著晃了0.56%。沒門,這可不是什麼健康慢跑,根本是華爾街版的「極限運動」——下面墊著聯準會的降息預期當氣墊,手裡抓著AI晶片當攀岩繩,腳下還踩著半導體庫存調整完的碎石。泡沫陷阱警報:當所有人都在歡呼「這次不一樣」,通常就是該繫安全帶的時候了。(笑)
1. 科技股狂歡背後的「酒精濃度」
這波漲勢的「調酒配方」簡直是華爾街最愛的特調:通膨數據趨緩(降息預期當基底)、AI熱潮(輝達的GPU當烈酒)、半導體復甦(台積電的製程技術當裝飾櫻桃)。但別被這杯「科技瑪格麗特」灌醉——聯準會主席鮑爾可沒保證這杯免錢,要是通膨突然回馬槍,這派對分分鐘變「醒酒室」。
輝達的財報預期?市場已經把「AI救世主」的標籤貼到它腦門上,Blackwell架構GPU還沒量產,股價就先「預支」了未來三年的狂歡。至於台積電,海外擴廠聽起來很帥,但亞利桑那州廠的工會問題和日本熊本廠的產能爬坡,可比煮一碗完美的拉麵還難搞。
2. 本益比高到能戳破大氣層
科技股現在的估值,根本像紐約公寓的租金——貴到連房東自己都覺得荒謬。輝達的本益比衝破三位數,台積電ADR的溢價都快能買台北101的觀景台門票。分析師們一邊喊「這次真的不一樣」,一邊偷偷檢查逃生門在哪。
歷史總愛重播:2000年網際網路泡沫時,思科的本益比也曾飆到三位數,結果呢?砰——跌掉80%只花了18個月。現在AI概念股的劇本,簡直是當年的高清重製版,連臺詞都沒改:「我們改變世界!」(附註:現金流?等下季再說啦。)
3. 長期贏家的「防爆裝甲」
真要投資科技股?學學拆彈專家——找那些穿著防爆裝甲的。輝達的CUDA生態系像鐵壁,台積電的3奈米製程是金鐘罩,這些技術護城河比布魯克林大橋的鋼索還難切斷。但別傻到All-in,學我這「泡泡爆破者」的招:漲時當酸民,跌時掃貨。
AI、高效能運算、電動車確實是大趨勢,但市場總愛超買超賣。記得2022年元宇宙概念股嗎?現在Meta的VR部門還在ICU插管。關鍵字警報:當CNBC開始用「典範轉移」這種詞,通常就是該關電視的時候了。
砰! 總結陳詞:科技股這波像夜店最後一杯酒——甜辣刺激,但宿醉代價可能很痛。要玩?盯緊聯準會的風向球、企業的真實營收(不是那種「調整後」的魔術數字),還有——記得在舞池邊留個逃生出口。
(附註:本人昨天剛買了清倉價的Peloton股票,純粹因為健身鏡拿來照泡泡挺合適。諷刺?這就是我的風險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