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民调:政府经济政策遭差评

哟,没门——又是一个典型的“政策泡沫陷阱”,美国政府的经济刺激计划就像往漏气的轮胎里打氦气,看起来膨胀得厉害,实际上一戳就破。最新民调显示,超过60%的美国人正对着超市账单和房租单骂脏话,而白宫还在吹嘘“历史性复苏”。让我们用爆破钳拆解这个华丽包装的泡沫礼盒吧。

1. 政策烟花秀:炸得响亮,落地成渣

政府高调宣传的基建法案和税收优惠,活像华尔街之狼推销的“限量版NFT”——概念炫酷,兑现缩水。比如那个1.2万亿的基建计划,实际落到修路补桥的钱还比不上TikTok网红一年的美甲预算。更讽刺的是,通胀怪兽直接吞掉了补贴红利:2022年汽油补贴每人$300?可惜油价涨幅够你多付$500。这就像给着火的大楼发灭火器优惠券,还要求你先填完20页申请表。
至于“创造百万就业”的豪言?数据的确漂亮,可惜全是兼职和零工撑场。Uber司机和TaskRabbit临时工也算就业?下次统计局该把遛狗App接单也算GDP了。

2. 通胀火药桶:美联储在玩俄罗斯轮盘赌

美联储的加息操作堪比用花园水管扑灭森林大火——2023年核心CPI仍卡在4%以上,而普通人的钱包早被房租(+8%)、鸡蛋(+32%)和汽车保险(+19%)轰成筛子。知道为什么Costco的1.5美元热狗套餐成了美国新信仰吗?因为这是唯一没被通胀绑架的“硬通货”。
更荒诞的是企业财报狂欢:2023年标普500企业利润率创纪录,而实际时薪增长却像树懒跑步。大公司们一边哭诉“成本压力”,一边把涨价菜单拍在消费者脸上——这波操作我们称之为“通胀套利泡沫”

3. 福利海市蜃楼:政策糖衣裹着过期药片

奥巴马医改?更像是“医保分期贷”——保费年涨10%,自付额够买辆二手丰田。公立学校教师罢工潮和电网瘫痪(得州2023年又冻成冰雕)证明,政府所谓的“社会安全网”根本是淘宝同款——宣传图光鲜,收货发现是纸糊的。
至于基建,纽约地铁的延误时间够你读完《战争与和平》,而拜登的“重建美好未来”法案……美好未来大概指的是22世纪?
砰!
看清了吗?这套经济政策组合拳打得像醉汉打保龄球——声势浩大,全倒的是老百姓的储蓄账户。要我说,与其等政客们突然学会数学,不如学我囤积打折罐头和黄金(顺便在清仓区淘双亮片皮鞋)。毕竟在泡沫纪元,生存法则第一条:别信口号,信现金。
(嘘——我偷偷告诉你,我盯上布鲁克林一套法拍公寓了,等这波商业地产泡沫炸了就去捡漏。)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