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百日支持率39% 创80年最低
特朗普支持率创历史新低:经济政策与权力扩张引发公众反弹
2025年4月,美国总统特朗普重返白宫后的支持率持续下滑至39%-42%区间,创下其任期内的历史新低。这一数据不仅反映了民众对其政策的不满,也标志着近80年来美国总统上任百日支持率的最低纪录之一。从经济争议到权力扩张,多重因素共同导致了这一局面。
支持率下滑的深层原因
特朗普的支持率自2025年1月就职初期的47%下降至4月的39%-42%,独立选民的支持率更是从41%骤降至36%。这一趋势的核心在于两大群体的态度转变:
这种下滑并非偶然,而是经济政策争议、权力扩张担忧和国际信誉受损共同作用的结果。
经济政策引发市场动荡
4月初,特朗普签署“全球对等关税”行政令,要求对进口商品全面加征关税,以“保护美国制造业”。然而,这一政策迅速引发市场恐慌:
– 民众不满情绪高涨:59%的受访者对其经济议程表示不满,48%甚至“强烈反对”。
– 企业界反弹:包括沃尔玛、苹果在内的多家跨国企业警告,关税将推高消费品价格,加剧通胀压力。
尽管特朗普声称关税政策将“重塑美国经济霸权”,但现实是普通家庭的生活成本正在上升,而就业市场并未如预期般改善。
权力扩张挑战民主规范
特朗普的执政风格进一步加剧了公众担忧:
– 干预司法与教育:83%的受访者认为总统应尊重司法独立,但特朗普多次公开批评最高法院裁决,并试图干预大学课程设置,引发广泛批评。
– 自任艺术机构董事会主席:这一举动被解读为权力过度集中,甚至其共和党盟友也罕见表达不满。
分析人士指出,这种“强人政治”倾向与美国的宪政传统背道而驰,直接动摇了选民信任。
国际地位下滑影响民众信心
特朗普的“美国优先”政策在国际舞台遭遇挫折:
– 全球领导力下降:59%的民众认为美国的影响力正在减弱,就连三分之一的共和党选民也持相同看法。
– 盟友关系紧张:欧盟和亚洲盟友对关税政策强烈抗议,多国威胁采取报复性措施。
这种孤立主义倾向不仅削弱了美国的软实力,也让民众担忧长期的外交代价。
历史对比与未来影响
尽管特朗普的支持率仍高于拜登同期水平,但其下滑速度远超近代历任总统,包括里根、克林顿和奥巴马。这种急速下跌反映了政策激进性与公众预期的巨大落差:
– 连任前景黯淡:75%的受访者反对其竞选第三任期,中期选举共和党选情恐受拖累。
– 共和党内部分裂:温和派议员开始与其保持距离,以避免被激进政策牵连。
民调机构指出,统计误差虽存在2-3个百分点的差异,但整体趋势清晰表明:公众对经济治理和权力行使的不满正在深化。如果特朗普无法调整策略,这一颓势可能成为其政治生涯的转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