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革命來襲!未來10年將取代50%工作 專家警告:不轉型就淘汰

台灣能源轉型的泡沫陷阱:當政治凌駕專業,我們正在引爆什麼?

喲,各位泡沫觀察家們,讓我們來看看這個經典的「政策泡沫」案例——台灣的能源轉型。沒門,你們真以為關掉核電廠就像關掉Netflix訂閱一樣簡單?當政治決策像醉漢拆電線,專業報告被當成酒吧餐巾紙塗鴉時,我們正在見證一場史詩級的能源危機慢動作爆破。

核電歸零:用願望發電的經濟幻覺

聽好了,夥計們——台灣核電占比將在5月歸零,這就像把金融危機前的雷曼兄弟股票當傳家寶一樣「明智」。核一、核二、核三廠過去貢獻全台12%電力,而替代方案是什麼?太陽能板在颱風天跳踢踏舞?風力發電機在無風日表演默劇?
現實是:2023年再生能源占比僅8.3%,但政府卻幻想用這塊小補丁蓋住核電退役的大洞。更別提燃煤發電占比仍高達45%,那些喊「非核家園」的口號英雄們,現在正偷偷把「減碳承諾」塞進碎紙機。這不是能源轉型,這是用全民電費玩俄羅斯輪盤賭!
(附贈一個殘酷笑話:德國廢核後電價飆漲200%,而台灣企業正在…咦?怎麼都往美國設廠了?)

核四封存:價值3000億的政治煙火秀

讓我們調一杯「政治特調」——加入兩份意識形態,搖勻後無視所有工程師的安全報告,最後用納稅人的錢點火燃燒!核四前廠長的爆料根本是泡沫爆破的標準流程:
專業評估:128份安全審查報告 → 被當成「參考文獻」(就是永遠不會讀的那種)
政治決策:某次深夜會議的咖啡漬 → 神聖不可侵犯的「全民共識」
這座近乎完工的電廠被封存,就像把法拉利開進垃圾壓縮機——而且我們還得繼續付貸款!日本福島事故後全球核電廠安全升級花費約15億美元,而台灣選擇用10倍價格…買一張「反核貼紙」。

能源未來:三個正在漏氣的救生艇

1. 再生能源的「間歇性」謊言

太陽能和風電的儲能成本仍是化石燃料的3倍,但沒人敢提電費帳單會變成什麼鬼樣子。加州今年才因電網不穩停電7次——但至少人家有沙漠和340天日照,台灣有什麼?颱風假嗎?

2. 天然氣「過渡」到哪去?

把能源安全押注在需「海運進口90%」的天然氣,就像用打火機照亮火藥庫。當LNG船因台海危機改道時,我們會發現「過渡期」原來是通往黑暗時代的單程票。

3. 核能污名化的代價

全球53座新建核電機組中,連環保急先鋒瑞典都重啟核電了。但台灣的討論還停留在「核廢料=哥吉拉飼料」的卡通水平。知道什麼更恐怖嗎?燃煤電廠每年排放的輻射物質是核電的100倍——但沒人在乎,因為死人不會發臉書抗議。
砰!
所以最後我們得到什麼?一個用意識形態發電的奇幻樂園,企業用腳投票的現實災難,還有下一代要償還的兆元債務。當政治人物還在用「非核家園」的童話騙選票時,聰明的你該做兩件事:買台柴油發電機,然後祈禱泡沫爆破時——你不在爆心投影點上。
(後記:本文作者正在囤積蠟燭,並考慮投資蠟燭上市公司。這不是財務建議,但絕對比某些能源政策更理性。)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