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民众对经济乐观情绪消退
哟,各位经济泡沫观察家们,今天我们要聊的是那个”永不熄灭”的美国经济霓虹灯——不过最近这盏灯好像开始闪烁了(没门,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就像布鲁克林那些突然涨价的精酿啤酒,表面泡沫丰富,但喝到嘴里全是苦味。让我们戴上爆破护目镜,看看这个号称”全球最坚韧”的经济体到底在玩什么把戏。
通胀:美联储的俄罗斯轮盘赌
听着,当你的培根价格比比特币还波动时,就知道事情不对劲了。官方说通胀”有所回落”?哈!这就像把布鲁克林公寓的月租从5000美元降到4995美元还号称”降价促销”。真实情况是:鸡蛋价格还在玩蹦极,汽油价格像过山车,而美联储的加息手段就像用灭火器对付森林大火——确实能扑灭几处火苗,但整片森林都在冒烟。最新数据显示,核心PCE物价指数这个美联储最爱的”体温计”仍在高位徘徊,而普通人的工资增长?慢得像曼哈顿的早高峰地铁。更讽刺的是,那些华尔街精英们一边喊着”通胀受控”,一边给自己的午餐预算加了20%——这就是他们的”亲身感受”。
就业市场:数据游戏的惊天骗局
他们说失业率3.8%是”历史低位”?让我戳破这个泡沫:这就像说夜店门口排长队就等于生意兴隆。真相是,科技公司正在上演”毕业季”连续剧(微软裁员1万,Meta又来1万),而快餐店时薪涨到20美元还是招不到人。知道为什么吗?因为所谓的”岗位空缺”里,90%都是时薪抵不上通勤费的垃圾工作。劳工部的数据魔术师们可不会告诉你,全职工作正在被Uber零工取代,就像用纸杯蛋糕冒充婚礼蛋糕。更精彩的是,现在流行”安静裁员”——不辞退你,但把你的远程办公权限取消,逼你每天花4小时通勤。这招比直接发解雇通知书”优雅”多了,不是吗?
政策摇摆:两党联袂出演的经济惊悚片
华盛顿的政客们正在玩一场价值31万亿美元(还在增加)的过家家游戏。债务上限危机?每年准时上演的保留剧目。芯片法案?听起来像给硅谷的镀金玩具,而普通民众连手机话费都快付不起了。最讽刺的是那个”基础设施周”的梗——从特朗普时代说到拜登时代,结果我们布鲁克林的某条地铁线修了15年还在”即将完工”。两党在减税问题上的拉锯战,活像两个醉汉争论谁该付最后一杯酒钱,而酒保(也就是纳税人)的信用卡早就刷爆了。现在他们又打算拿社保开刀?这就像把退休金存进FTX账户——纯属行为艺术。
砰! 这就是现实:一个靠信用卡透支维持的”繁荣”,一个用数据魔术粉饰的”复苏”。美联储的加息子弹快打光了,财政部的印钞机却还没关。要我说,现在最保值的投资可能是买台泡泡机——至少炸的时候还能看个乐子。至于那些还在喊”经济基本面良好”的分析师?建议他们试试用股票期权支付房租,那才是真正的”亲身感受”。记住孩子们,当所有人都说”这次不一样”的时候,往往就是泡沫要爆的前兆——而我,你们亲爱的泡泡爆破者,已经准备好爆米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