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狂潮引爆全球 科技股飆漲創新高

喲,各位泡沫觀察家們,讓我們來聊聊最近華爾街那場「科技股派對」——沒門,這可不是什麼健康的好酒,而是摻了政治鴿派威士忌和貨幣政策氣泡水的危險調酒。

1. 川普的「關稅變臉秀」:從火焰噴射器到棉花糖

還記得那個揮舞「關稅大棒」的川普嗎?最近他突然改口說要「降低中國關稅」,活像個在清倉大拍賣時發現標價籤貼錯的百貨公司老闆。這波操作讓科技巨頭們集體鬆了口氣——畢竟蘋果的AirPods可不想因為關稅變成「鈦合金耳環」的價格。
但等等,這真的是「政策轉向」嗎?還是選舉年的糖衣炮彈?(*悄悄話:他的半導體補貼承諾聽起來像在說「我要給矽谷發免費披薩券」*)市場卻買單了,納斯達克指數當場跳漲2%,彷彿聽到「供應鏈成本下降」的咒語。砰! 第一個泡沫陷阱:政治承諾的保鮮期可能比優惠券還短。

2. 聯準會的「鴿子魔法」:降息預期與估值幻覺

聯準會主席鮑爾最近戴上鴿子頭套,暗示「升息派對結束了」,甚至偷偷放風要降息。這下好了,科技股的估值模型立刻從「現實主義Excel表」切換到「元宇宙PPT模式」——畢竟當折現率低得像超市凌晨的香蕉價,誰還在乎未來現金流是不是虛擬貨幣?
但別被這群「放水鴿」迷惑:通膨數據還在玩捉迷藏,而科技公司的「成長故事」裡總有幾頁是AI自動生成的。砰! 第二個泡沫陷阱:低利率是興奮劑,但藥效過了可能得躺ICU。

3. 科技股狂歡背後的「派對動物」:誰在買單?

納斯達克的煙花秀裡,台積電和輝達像夜店VIP般被追捧,但仔細看——散戶資金湧入期權市場的規模堪比「用信用卡賭賽馬」。更諷刺的是,房地產和消費股也來蹭酒喝,只因聯準會說「借錢便宜啦!」(*溫馨提示:2008年次貸危機的邀請函也是這麼寫的*)。
這裡藏著終極泡沫陷阱:當所有人都相信「這次不一樣」,歷史通常會按下重播鍵。看看那些「無敵」的科技巨頭財報吧:雲端業務增長放緩的腳註,總是被藏在第42頁的附錄裡。

總結:泡沫爆破者的備忘錄

川普的「政策棉花糖」和聯準會的「鴿派魔法」暫時黏合了市場裂縫,但這棟用寬鬆貨幣和政客甜言蜜語搭的積木屋,恐怕經不起下次CPI數據的噴嚏。
投資者與其追逐那斯達克的霓虹燈,不如學學我——這個在2008年賣過泡沫房產的爆破專家——去清倉區買雙打折皮鞋,至少它們不會突然蒸發50%市值
砰! 最後的泡沫?留給聯準會的下次會議去戳破吧。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