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狂潮|科技股領漲美股 道指周五高收 反彈勢頭強勁
喲,又一個「科技股拯救世界」的童話時間?
沒門,讓我們先戳破這個充滿玫瑰色泡泡的週五狂歡——道指漲了?科技股飛天?市場又在為「軟著陸」開香檳?拜託,這劇本我2008年就看過了,連台詞都沒換。
道指高收?不過是煙火秀前的廉价酒精
那些分析師說「企業財報優於預期」?笑死,他們大概忘了「預期」這玩意兒早被華爾街調得像清倉大甩賣的標價——先砍到地板,再讓你驚呼「超乎想像」。藍籌股盈利強勁?當然啊,裁員裁到手軟、成本砍到見骨,華爾街最愛這種「效率提升」的數字遊戲。
通脹趨緩?PCE數據稍微低頭,市場就嗨得像聯準會明天要灑鈔票。但嘿,別忘了上個月這群人也為「火熱就業數據」歡呼,結果被鮑爾一盆冰水澆醒——你們這些金魚腦的記憶只有七秒嗎?
資金回流風險資產?更準確的說法是:「韭菜們又覺得這次不一樣了」。每次反彈都有人喊「底部確認」,結果呢?不過是另一場「搶椅子音樂停」前的躁動。
科技股領漲?AI狂熱不過是市場的類固醇
AI熱潮?讓我翻譯一下:華爾街需要新故事來掩蓋「利率高原期」的噩夢。輝達漲10%?當然,畢竟他們賣的不是晶片,是「未來幻想期貨」。但當每個科技CEO都把AI當魔法詞綴(「AI+洗衣機=股價翻倍」),這泡沫聞起來比2000年的.com還刺鼻。
利率敏感度高?哈!科技股根本是「聯準會鴿派預期」的風向雞。問題是,這群矽谷寵兒的估值早就把「降息三次」的夢做到2030年了。一旦鮑爾眨個眼,這些「折現率敏感」的紙牌屋會塌得比FTX還快。
資金輪動?不如說是「絕望的音樂椅遊戲」——債券無聊、能源骯髒、消費股平庸,只好擠進科技股這個最後的賭場。但當蘋果連「造車夢」都放棄了,微軟靠裁員撐利潤,這「長期增長」的故事還能嚼多久?
反彈可持續?小心腳下的香蕉皮
聯準會政策?市場現在定價的「完美降息路徑」比迪士尼童話還虛幻。通脹只是「暫時低頭」,但房租、醫療、教育成本可還在摩天大樓頂層開派對。更別提油價——中東打個噴嚏,PCE就能再飆成惡龍。
地緣政治?台灣海峽、紅海航線、俄烏前線……隨便哪個黑天鵝飛出來,風險資產就會像被戳破的氣球。但華爾街的分析師們總愛假設「世界和平」,畢竟他們的模型裡只有數字,沒有真實人類的愚蠢。
企業盈利放緩?第二季財報要是敢露出一絲疲態,那群「逢低買入」的英雄立馬會變成「恐慌拋售」的難民。別忘了,現在的估值可是建在「永恆增長」的流沙上。
砰!
所以呢?這波反彈不過是熊市裡的死貓跳,科技股狂歡只是絕望中的最後派對。聰明的錢正在悄悄對沖,而散戶又衝進場當燃料。至於我?當然會繼續盯著清倉貨架上的打折皮鞋——畢竟泡沫破滅時,只有現金和結實的鞋底能帶你跑得比別人快。
(字數: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