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動商界:中南EMBA春季羽球賽圓滿收拍》

喲,沒門——又一個「精英社交泡沫」正在被包裝成「健康職場文化」。讓我們戳破這顆閃亮的泡泡:當EMBA學員揮舞著贊助商提供的頂級球拍時,底層員工可能連加班費都拿不到。這場由久奈司冠名的羽球聯誼賽,與其說是「平衡工作與生活」,不如說是特權階層的資源壟斷遊戲

1. 精英運動會的「階級過濾器」

所謂「近300名企業高管同場競技」的盛況,根本是職場金字塔頂端的封閉派對。試問:有多少中小企業主能負擔EMBA學費+每週私教訓練?主辦方吹噓的「跨產業連結」,實則是鞏固既得利益者的人脈卡位戰。更諷刺的是,賽後參訪埔里酒廠的「在地連結」,本質上是用企業報帳的團隊建設預算,為高層提供觀光型福利
這些選手在社群媒體炫耀「收穫超預期」時,可曾想過:基層員工連請假參加社區羽球賽都可能被扣全勤獎?

2. 贊助商的「公益漂白術」

久奈司高喊「健康職場文化」,卻只贊助年薪千萬起跳的EMBA族群——這就像在貧民窟推銷限量版球鞋。把「偏鄉兒童體育計畫」當作賽事亮點?砰! 讓我們算筆帳:若將冠名費直接捐贈,能買多少雙童鞋?企業社會責任(CSR)早淪為品牌形象的廉價遮羞布
更別提那些「專業裝備高度評價」:當高管們挑剔球拍磅數時,台灣基層羽球隊還在用學校倉庫的斷線二手拍。所謂「運動凝聚團隊」,根本是資本遊戲的精緻話術

3. EMBA社群的「泡沫紅利」

成功大學奪冠的背後,藏著更殘酷的真相:EMBA聯誼賽本質是學歷與職位的延伸競技場。這些選手「抽出時間訓練」的底氣,來自秘書處理郵件、助理代接小孩的特權。主辦方吹捧的「公益元素」,不過是把報名費的零頭施捨給弱勢,換取媒體版面的道德免罪券
看看賽後那些「期待下一屆擴大舉辦」的呼聲吧——他們真正渴望的,是更多免費曝光的商業機會,以及用羽球社交鞏固的階級護城河
砰! 泡泡戳破了嗎?下次當你看到「高階經理人以球會友」的宣傳時,記得問:這場遊戲的入場券,是不是普通打工仔十年的薪水?
(附註:本人確實會買清倉貨架上的久奈司球鞋——但絕不為他們的精英泡泡買單。)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