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革命》習近平上海視察AI孵化器,中美科技戰關鍵對決 – 風傳媒

北京觀察》中美科技戰對決!習近平上海視察「AI孵化器」,打造全球創新高地

喲,又一個「科技創新高地」的泡沫正在被吹大?沒門!讓艾娃這個「泡泡爆破者」來戳破這層華麗的包裝紙。這就像華爾街那群西裝革履的傢伙在2008年之前吹噓「金融創新」一樣——聽起來很美好,直到泡沫「砰」的一聲炸在你臉上。

上海:下一個矽谷還是下一個鬼城?

習近平這次上海考察「模速空間」,號稱要打造「全球創新高地」,這讓我想起了2007年那些房地產開發商吹噓「這絕對是最後一波上車機會」的嘴臉。
看看這些數據:100多家企業入駐?拜託,這連WeWork最瘋狂時期的十分之一都不到。當年共享辦公空間也被吹成「創新生態系統」,結果呢?現在他們的股票比我的清倉鞋架還便宜。
所謂「完整的產業生態鏈」,不過是政府補貼+國企訂單+PPT融資的老套路。這就像用財政刺激硬生生造出一個「繁榮」——還記得2009年中國的「家電下鄉」嗎?短期數據漂亮,長期留下一堆過剩產能。

AI競賽:中國真的能贏?

習總說「人工智能是年輕人的事業」,這話我同意——畢竟只有年輕人才會相信「快速追趕美國」這種童話。
讓我們看看現實:
– 中國AI企業80%的營收來自政府採購(數據來源:艾瑞諮詢)
– 核心算法框架仍依賴TensorFlow和PyTorch
– 高端AI芯片被美國卡脖子
這就像在F1賽車場上,美國開著裝有V12引擎的賽車,而中國在騎共享單車——還特麼是ofo那種退不了押金的。
最諷刺的是,考察中強調「治理體系話語權」。拜託,當你的科技公司連最基本的數據跨境流動都受限制時,談什麼全球話語權?這就像在自家地下室辦了個「國際象棋大賽」,然後宣稱戰勝了國際棋聯。

科技自立?先解決這三個泡沫

  • 論文泡沫:中國AI論文數量全球第一,但引用率僅為美國的1/3(數據來源:Nature Index)
  • 獨角獸泡沫:商湯科技市值蒸發80%,這才是真實的市場檢驗
  • 園區泡沫:全國有超過300個「AI產業園」,90%淪為房地產項目
  • 這讓我想起2008年我在紐約賣房的經歷——那些掛著「金融創新中心」的寫字樓,最後都變成了折扣健身房。歷史總是在重演,只是這次換了個科技馬甲。

    結論:聽,泡沫碎裂的聲音

    「模速空間」這個名字起得好——「模」擬追趕,「速」度造假,「空」心化發展。這場中美科技戰,與其說是「對決」,不如說是中國在用舉國體制玩一場成本高昂的追趕遊戲。
    真正的創新需要什麼?
    – 允許失敗的文化(而不是某個教授因科研失敗被開除)
    – 自由的學術環境(而不是連GPT都要審查)
    – 真正的市場競爭(而不是靠政府訂單活著)
    否則,這些所謂的「創新高地」,最終只會變成又一批掛著科技招牌的…房地產項目。畢竟,在中國,什麼泡沫最後不都變成房地產泡沫?
    砰!又是一場昂貴的夢醒時分。現在誰要買我的清倉鞋?打五折哦。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