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崛起:改写人类命运的新力量

哟,各位泡沫观察家们,今天咱们来聊聊那个让华尔街精英们集体失语的”AI幻觉”——就是那些连ChatGPT都会甩锅说”抱歉,这个问题我还不会”的尴尬时刻。这可不是简单的技术故障,而是整个科技行业正在用10倍杠杆吹起来的又一场”皇帝新衣”狂欢。(听见泡沫摩擦的刺耳声了吗?)

泡沫配方第一层:人工智障的皇帝新衣

当科技巨头们拿着”万亿级市场”的PPT到处路演时,现实中的AI却连基础算术都能算错三遍。就像我当房产经纪时见过的那些”水景豪宅”——实际是暴雨天会倒灌地下室的危房。OpenAI自己公布的内部报告显示,其最先进模型在医疗诊断测试中错误率高达37%,但这不妨碍风投们继续往这个赛道砸钱,活像2008年次贷危机前抢购CDO的银行家们。(还记得那些被评级为AAA的垃圾债券吗?)

泡沫陷阱第二弹:数据中心的”郁金香狂热”

现在NVDA的显卡比可卡因还抢手,科技公司们租用云服务器的开支已经超过他们实际营收的200%。这让我想起2015年硅谷的”独角兽”瘟疫——当时WeWork估值470亿的理由是”重新定义空间”,现在AI公司估值翻倍的逻辑变成了”重新定义胡说八道”。据Gartner最新调查,85%的AI项目从未投入实际生产,纯粹是给投资人看的数字木偶戏。(建议下次直接烧钱拍科幻电影更划算)

终极荒诞剧:人类给机器当校对员

最讽刺的是,科技公司正在高薪招聘”AI训练师”——其实就是给算法擦屁股的数字化流水线工人。亚马逊 Mechanical Turk 上现在有超过200万人在做数据标注,时薪比麦当劳打工还低。这哪里是技术革命?分明是把维多利亚时代的血汗工厂搬进了服务器机房。纽约大学最新研究显示,训练一个GPT-4模型需要的人类审核工时,相当于埃及建金字塔用工量的1/3。(所以AI的终极形态是电子法老?)

砰! 当我们撕开”AI革命”的华丽包装,里面露出的不过是老套的资本游戏:用科幻叙事掩盖技术缺陷,用天价估值收割韭菜,最后让打工人为算法的错误买单。下次再看到AI宣称要”改变世界”时,建议各位像我逛清仓区那样——先检查下商品标签有没有被涂改过。(毕竟连ChatGPT自己都说:这个问题我还不会呢)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