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d放鴿科技股狂飆 台積電ADR暴漲」

喲,又來一場聯準會的降息馬戲團表演?
沒門,這些華爾街的賭徒們又開始為六月降息狂歡了——科技股噴飛、台積電ADR跟著嗨,活像一群聞到糖漿的螞蟻。但讓咱們戳破這個泡泡:這不過是另一場「流動性鴉片」的癮頭發作,而市場早就忘了2018年縮表時哭爹喊孃的慘狀。

聯準會的「數據依賴」?更像「市場依賴」

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FedWatch工具顯示,六月降息機率飆到70%?拜託,這群交易員上個月還在賭「higher for longer」,現在卻像翻書一樣改口。鮑爾那句「依數據行事」根本是標準話術——通膨稍微低頭,聯準會就急著掏降息糖果安撫市場,活像怕孩子鬧脾氣的保母。
關鍵在於:核心PCE還在2.8%,離2%目標差得遠呢!更別提就業市場緊繃到連麥當勞打工時薪都衝破15美元。聯準會嘴上說「平衡」,身體卻很誠實——他們寧可冒通膨復燃的風險,也不敢讓股市跌出選舉年。這不是政策,是政治妥協的泡沫溫床。

科技股狂歡:資金成本的「類固醇效應」

那斯達克漲2%?輝達創新高?讓我告訴你真相:這波漲勢全靠「降息預期」的類固醇注射。科技股本就是利率敏感的泡沫之王——低利率時,市場用DCF模型把未來現金流吹到火星;高利率時,同樣的模型瞬間變回南瓜馬車。
看看這些「AI救世主」:
– 輝達的PE比矽谷咖啡廳的 avocado toast 還貴(80倍!),但數據中心需求真能無限增長?
– 微軟靠Azure撐場,但企業IT預算早被通膨啃得七七八八。
– 蘋果?iPhone銷量連三季衰退,現在全靠「我們也有AI」這張空白支票唬人。
這不是投資,是用寬鬆貨幣政策玩俄羅斯輪盤——只是子彈還沒上膛。

台積電ADR的「地緣政治止痛藥」

台積電ADR漲3%?表面是賭降息,骨子裡卻是華爾街對地緣風險的選擇性失明。沒錯,美國補貼法案通過了,但:
– 亞利桑那廠量產延到2027年,成本暴增三成,拜登的「半導體自主」根本是貼金標語
– 中國成熟製程產能大爆發,2024年全球28nm以上晶片可能過剩20%——台積電的定價權能撐多久?
– 新台幣貶值助攻?別忘了台積電60%成本以台幣計價,匯率根本是雙面刃。
分析師說「外資回流亞洲科技股」?哈!2013年縮債恐慌(Taper Tantrum)時,同樣這群人可是第一個跳船逃命的。

砰!泡沫終究要回歸現實

總結這齣鬧劇:聯準會的降息預期是根搖搖欲墜的拐杖,科技股在用本益比編童話,而台積電的「護城河」早被地緣政治挖得坑坑疤疤。短期看CPI數據?不如看十一月美國大選日曆更實在。
長期來看,只有兩件事確定:

  • 真實利率(real rate)才是估值的照妖鏡——當聯準會停止餵養廉價資金,那些「成長故事」會摔得比WeWork還慘。
  • 半導體週期從不缺席,現在搶進台積電的人,大概忘了2022年存貨減值潮時誰在哭著賣腎。
  • 我的建議?與其追這波「降息FOMO潮」,不如去清倉區撿幾雙打折的Crocs——起碼泡沫破掉時,你的腳還能保持乾爽。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